為共同探討山東鑄造產業發展方向,增強鑄造產業鏈企業間溝通交流與合作,7月11日,山東省鑄造產業高質量發展暨濟寧能源盛源控股“綠色 低碳 智能”產業園發展論壇在濟寧能源精密制造產業園舉行。百余名領導嘉賓、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商鑄造產業高質量發展之道,共議濟寧能源精密制造產業園“綠色、低碳、智能”發展之路。

本屆論壇由山東省鑄造協會主辦,鄒城市人民政府、濟寧能源發展集團承辦,并得到國家智能鑄造產業創新中心,科德智能科技、杰創機械、天陽新材料、凱隆機械、鼎晟電氣等企業和機構的大力支持。論壇邀請諸多行業專家學者、業界代表,圍繞鑄造產業發展新模式新形勢、鑄造轉型升級、智能化鑄造、“零碳園區”發展路徑等方面做主旨報告,分享先進經驗,得到業界高度關注。
山東省工信廳一級調研員孫大為,山東省鑄造協會理事長夏玉海,山東省鑄造協會秘書長張江,濟寧市工信局黨組書記、局長屈耀武,二級調研員黃新平,鄒城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建文,濟寧能源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廣宇,副總經理薄福利出席論壇。
近年來,濟寧能源以產業轉型升級為主線,堅持“綠色、低碳、智能”引領高質量發展,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大力培育發展高端制造產業,做優做強園區經濟,加快經濟結構優化調整,新舊動能轉換取得重大突破。
按照“一體兩翼、雙輪驅動+園區經濟”的發展戰略,圍繞做優做強制造業板塊,濟寧能源堅持以新項目、新產業賦能高質量發展,利用落陵煤礦關井后的土地廠房,高起點規劃并投資興建了占地1600余畝的濟寧能源精密制造產業園。

集團以艾坦姆流體控制閥項目為龍頭,上下游延伸,左右向拓展,招引建設了信發液壓馬達、艾坦姆合金等制造業項目15個,孵化出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項目3個,高新技術企業5家,實現了由關閉礦區向高端制造園區的全面轉型,走出了“礦區變園區、傳統產業升級現代產業”的特色轉型路徑,為資源型城市及關閉礦井轉型提供了一個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發展模式。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命脈所系,而鑄造業則是裝備制造的基礎和保障。論壇上,圍繞鑄造產業高質量發展主題,與會領導嘉賓、專家學者分別作學術報告,盛源公司負責人作濟寧能源盛源百億級產業園推介。
報告中,清華大學教授王雁河認為,打造零碳園區、實現園區碳中和,根本上應從控制碳排放和加大碳吸收兩方面入手,同時建立碳交易市場,加強園區能源智慧管控。業界企業代表、科德智能科技公司有關負責人張明一說,“智能化+綠色制造+互聯網+”的現代智能化工廠,將大幅節約土地資源,降低企業成本,效率將至少提升50%以上。
在“綠色、低碳、智能”產業園目標指引下,濟寧能源投資12.8億元規劃建設了艾坦姆合金二期項目,項目包括了精密潔凈級鑄造車間、3D金屬打印車間、恒溫精密加工車間、國家金屬材料工程研究中心。項目具備完備的高端精密鑄件設計與檢測能力,擁有國際一流的生產裝備和環保設施,為客戶持續提供金屬材料、工程技術解決方案等一站式服務。
‘十四五’期間,我們將投資45億元,全力推進高端精密合金材料制造(二期)項目、儲能中心、高端球閥生產等項目,以新技術推動產業鏈向高端延伸,打造百億級高端制造示范園區,全力做好綠色、低碳、智能園區建設大文章。”濟寧能源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廣宇在論壇致辭中說。

高端裝備生產基地項目、科技孵化中心項目、分布式光伏電站項目……按照“打造千億級集團”目標,濟寧能源堅定不移推進產業轉型和動能轉換,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全力以赴建設濟寧能源精密制造產業園,實現企業發展向產業化園區經濟轉變,打通調節閥上下游產業,整合上游的精密鑄造,促進控制閥領域優勢資源整合,進一步增加產能,新增鍛造、閥門附件等上游產業,形成園區化的閥門產業集群。
“到2026年底,園區將完成60億元的總投資規模,新增參控股企業8-10家,打造2-3家上市公司,現有權屬企業全面增產提效,園區實現總產值100億元,實現利稅20億元,帶動就業4000人,打造濟寧市先進制造業基地、全省全國衰老礦井轉型典范基地。”濟寧能源盛源控股負責人向記者介紹到。

來自泰安市、棗莊市、德州市、菏澤市各縣市區工信局、發改局等相關單位負責人,濟寧市直相關部門、鄒城市、鄒城經開區、北宿鎮相關負責人以及鑄造行業專家學者、部分新聞媒體記者參加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