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錄
MEMBER LOGIN
技術論壇
TECHNOLOGY FORUM
零部件巨頭親手敲響發動機喪鐘 幾千萬人被失業籠罩
發布時間:
2017-05-10 00:00
來源:
全球1億套發動機和變速箱的產能,正處于尷尬位置,它們作為“燃油車”的核心部件,正面臨著逐步被淘汰的厄運。
2017年5月3日,美國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德爾福在英國宣布,全面分拆旗下的動力總成部門。原公司將專注于電子電氣業務,尤其是自動駕駛、智能技術及安全技術等領域,涉及到的員工包括1.5萬名工程師和14.5萬名全球員工。
單獨的動力總成公司將針對動力系統的性能和效率等方面進行改善,德爾福動力總成業務去年的營業額為45億美元。德爾福宣布這一消息之后,其股價便飆升12%。
這個消息積極的意義可視為全球汽車零部件的巨頭,意識到電動化浪潮的難以遏制,主動求變,迎接產業變革。
令人傷感的信號是,盡管官方刻意回避,然而原有動力系統的業務和員工事實上遭到了“拋棄”。
這樣的“拋棄”將會不斷上演。全球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博世,幾乎在同一時間宣布,將旗下起動機和發電機業務賣給中資財團,一起被出售的該包括該業務部門的7000名雇員。
每一輛汽車必然會配備一套發動機和變速箱。保守估計,全球范圍內的發動機變速箱產能將超過1億套,每年幾萬億元的產值,數以千萬計的產業工人生計面臨危險,這個威脅日漸增大。
與此同時,與發動機變速箱相關的產業,包括一整套的供油系統,一整套進排氣系統,一整套潤滑油系統,一整套動力傳動系統,都將會隨著發動機的消失而消失。相應的制造體系和制造工人,最終將退出歷史舞臺。
在燃油車停止銷售后的10年,加油站將會逐步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充電站。隨后,那些涉及“三濾”的維修保養工作將不再有意義。電動車的保養工作將大幅度被減少,龐大的維修保養從業者的生計也將受到沖擊。毫無疑問,這個從業者的群體也將以千萬計。
任何一次產業的更迭,在為人類社會帶來進步和福祉的同時,都將造成巨大的陣痛,無數個家庭的生計將會受到影響。殘陽似血,壯麗而又令人感傷它的易逝。
然而,這些都將在發生。
車評君大學所學專業是車輛工程,那時候我所在的系竟然是“動力系”,可見動力總成系統對汽車制造業的重要性。
畢業后,很多同學和系友都去汽車公司的動力部門工作,屬于汽車工業的核心工種。十幾年的時間一晃而過,如今這班人的人生旅途竟面臨雙重挑戰:“中年危機”和“職業危機”。
一個在油封廠工作的哥們深感焦慮,等汽車都用電了之后,他們把油封賣給誰?不管愿意或不愿意,從業者都將面臨著一個難以抗拒的現實,電動化的浪潮撲面而來,內燃機從業者的境地日漸尷尬,他們難道要固守到最后一刻,直到整個產業被替代掉嗎?
2016年10月,德國上議院宣布將在2030年之前全面禁售燃油車,這個消息猶如在汽車行業投放了一顆原子彈,突然讓人清晰地看到了產業的末路。北歐小國挪威的步伐更加激進,他們將會在2025年之前讓燃油車從4S店頭消失。
中國政府大張旗鼓地推進電動車的發展,拿出幾百億的財政補貼新能源汽車制造企業。他們計劃在2020年的時候,新能源車銷量要達到250-300萬輛。
對中國政府而言,必須要降低對石油的依賴。假如南海發生危機,中東的石油不能順利運到大陸,30天之內我們的原油儲備就會消耗殆盡。
據863計劃電動汽車重大專項監理組組長王秉剛測算,在現有中國火電占比達75%的情況下,每一度電帶來的碳排放為500克,汽車油車燃燒1L油帶來3000可碳排放。假如燃油車的百公里油耗為7L,則碳排放為21000克;現階段國內電動車百公里電耗約為20度,帶來的碳排放為10000克。節能環保的意義不言自明。
中國正在大力推進電力結構的調整,大幅降提升風力和光伏發電的占比。同時將進一步降低電動車的碳排放。歐、美和日本的電力結構以風能、光伏及核能為主。
另外,燃油車在中國的很多城市飽受歧視,除了不能享有完全的路權之外,每次霧霾發作,燃油車都會成為被“聲討”的替罪羊。
在中國的帶動下,歐洲、美國和日本不得不全面跟進發展新能源汽車。
比政策更可怕的是科技的進步。埋葬掉發動機的,不是政策,一定是科技,是新物種。
在過去十幾年,電池技術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步。車評君在讀書那會兒,比亞迪才剛剛開始造電池,他們生產鉛酸電池,能量密度低得可憐。那時候的結論是,電池存在能量密度極限,不可能用作驅動汽車的動力來源。比較靠譜的解決方案是氫燃料電池。
十幾年過去了,比亞迪的電池技術已經從鉛酸電池、鎳鉻電池過渡到鋰電池,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鋰電池。接下來人們將會迎來固態鋰電池,空氣鋰電池。科學家們還在試圖利用石墨烯來改善動力電池的性能。
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理事長、“電動車百人會”執行理事長歐陽明高先生指出,到2020年左右,中國純電動汽車在A級車市場即可在性價比方面PK掉燃油車。那時候,動力電池的比能量可以達到350wh每公斤,pack成本每wh約為1.3元錢。
必須要指出的是,上述目標是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平均目標。世界先進水平,如特斯拉,GM的雪佛蘭Bolt預計在2018年即可實現上述目標,在性價比上趕超燃油車。
一旦電動車在續航,充電速度,價格,電池壽命,溫寬等核心領域的性能追上燃油車,其易于維護,空間更大,碰撞更安全,更易于智能化和使用成本低的優點就會顯現出來。并在市場上打敗燃油車。
越來越多的新能源汽車走向市場后將帶動充電以及其他服務生態的成熟。隨即,燃油車的市場份額將出現雪崩式下滑。
移動工具的電動化除了是能源安全以及環保的要求之內,也是人類走向智能社會的要求。當機器人越來越多的時候,相比于石油,電力無疑是更好的能源選擇。
隨著space X,Blue Origine的發展,人類正逐步走向太空。放在更廣的視角和時間維度上看,未來人類理想的能源供應將會是核電及光伏作為支撐的電能。
從無人駕駛的角度上看,電驅動比發動機驅動擁有更大的便利性。因為超級電腦可以實時對汽車做出操作指示,內燃機對電腦的響應有500ms左右的時延,假如車速是100km/h,則將近15m就開出去了,電驅動可實時響應電腦的指示。
電動車更利于超級電腦的布置,其架構更有利于發揮軟件的優勢,更能提升汽車智能化水平。
從科技進度的角度上看,燃油車恐怕不需要政府政策限制,就會被新物種趕出市場。打敗燃油車的不是電動車,而是披這電動車外衣的智能車。特斯拉已證明了這一點。("Model3終結者"雪佛蘭Bolt降價兜售 傳統EV遭遇滑鐵盧)
這個事情正在發生。對于車評君和他的同學而言,將不得不同時面對“中年危機”和“職業危機”。這個群體,將達到幾千萬,這是一曲極悲的“產業悲歌”。
附件下載:

-
地址:濟南市解放路134號 電話:0531-86401781 / 86952422 傳真:0531-86465075
郵箱:foundry-shandong@163.com 郵編:250013
版權所有 © 山東省鑄造協會 魯ICP備2021002429號

官方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