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錄
MEMBER LOGIN
技術論壇
TECHNOLOGY FORUM
高度警惕工業民間投資增速斷崖式下滑
發布時間:
2017-04-25 00:00
來源:
作者:賽迪智庫規劃研究所 喬標 王海龍 侯彥全 陳亞琦
工業民間投資是經濟穩增長的重要力量。 2016 年我國工業民間投資增速斷崖式下滑創新低,首次低于工業投資增速, 也大幅低于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賽迪智庫規劃研究所認為,其主要原因是預期回報率低于銀行貸款基準利率、房地產和金融市場的擠出效應,以及鋼鐵和水泥等行業結構調整影響所致。 這一現象將加劇我國經濟“脫實向虛”傾向,增加“產業空心化”風險, 使經濟陷入“穩增長”和“調結構”的兩難境地。為此, 提出三點建議:短期應降成本, 強化銀企對接, 加快政策落地;中期應加快改造升級, 發展新興產業培育新動能;長期應持續推進制造業技術創新, 優化民間投資環境。
一、工業民間投資增速斷崖式下滑的趨勢及原因
(一)工業民間投資趨勢分析
一是工業民間投資增速持續下滑創新低。 統計數據顯示, 2012-2015 年四年間,工業民間投資增速分別為 26.6%、21%、16.4%、9.3%,盡管呈下降趨勢,但增速仍保持在一個較高水平。 而 2016年,工業民間投資增速僅為 3.4%,呈現明的斷崖式下滑態勢(圖1 所示)。特別是在 8 月份,增速一度下滑到 2.2%,創下歷史新低。如此大幅下滑將直接影響工業增速及未來增長后勁。
二是工業民間投資增速首次低于工業投資增速。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 2016 年,工業民間投資增速 3.4%,低于工業投資 3.6%的增速。這一差距在 2016 年 6 月份達到最大值,工業民間投資同比增長 2.9%,低于工業投資增速 4.2%,創下了工業民間投資增速對整體工業投資增速的新低(圖2所示)。在 2015 年,工業民間投資增速為 9.3%,尚且高于工業投資 7.7%的增速。 2016 年以來,工業民間投資增速持續下滑, 且低于工業投資增速,形勢十分嚴峻。
三是工業民間投資增速大幅低于固定資產投資增速。2016年,工業民間投資增速創下 3.4%新低的同時,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卻保持了 8.1%的增速,特別是在 1-8 月,工業投資增速為2.2%,而固定資產投資增速 8.1%,差距拉大到 5.9 個百分點,創歷史新低(圖 3 所示)。在之前的 2013、 2014 年,工業民間投資增速一直保持高速增長,且高于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呈“雙高”態勢。工業民間投資增速低于全國固定資產增速始于2015年,但差距保持在1個百分點左右。2016年的工業民間投資增速如此大幅低于全國固定資產投資應當高度警惕。
(二)原因分析
一是工業投資預期回報率低于銀行貸款基準利率。 預期回報率是影響投資的最直接因素。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3-2015年,規模以上工業投資回報率(利潤與資產之比)從7.38%下降到 6.36%, 2016 年 1-7 月更是一度下降到 3.52%而同期銀行一至三年(含三年)貸款基準利率為4.75%,預期回報率低于銀行貸款基準利率,意味著工業投資已經處于盈虧平衡線以下。2016年 1-7 月, 40 個行業中有 20 個投資盈利率低于 5%,煤炭開采業僅為 0.28%,石油開采甚至為負。其內在原因是持續的綜合生產成本上漲不斷壓低了工業利潤空間。
二是房地產過快上漲和金融市場異常繁榮形成對民間資本的分流。 2016 年,與工業投資預期回報率走低形成鮮明比的是,房地產市場和金融市場異常繁榮,加劇了對民間資本的分流。2016 年,京、 滬、 深三大城市房價暴漲,深圳新房均價一舉邁入5 萬元大關,此后, 南京、合肥、廈門、蘇州四個二線城市跟進。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南京、合肥、廈門 2016年上半年房價較2015 年大幅上漲 116%。與此同時,金融市場 2015 上半年的股票牛市, 2016年 3 月以來的股市反彈和期市火爆,加上注冊制的暫停推出和IPO的暫緩,使得民間投資占比較重的PE/VC遭到嚴重打擊,銀行抽貸、 斷貸致使企業違約風險陡增,這都大大降低了企業家對實體經濟的投資意愿。
三是鋼鐵、水泥等傳統行業化解過剩產能降低了投資增速。工業結構調整是影響民間投資的現實因素。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通用設備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民間投資同比增速分別為-1.3%、 1.8%、 -6.3%、 -2.7%、 -3.2%,結構調整的重點行業增速下滑明顯,大大拉低了工業民間投資整體增速。進入2016年,我國經濟對新舊動能的轉換更加迫切,過剩產能與需求不足并存。工業傳統行業領域去產能、去庫存的結構性轉型和價格持續走低,民間投資大幅壓縮。
二、工業民間投資增速斷崖式下滑意味著什么?
(一)使我國經濟“脫實向虛”傾向加劇
民間投資對市場風向反應最快,對預期收益的敏感性也最強。工業民間投資的斷崖式下滑背后是工業發展的隱憂,相對于工業投資預期回報率的持續走低,房地產市場則呈現普漲態勢,吸引民間資金大量流向房地產市場,炒作各種商品甚至概念,不僅沖擊金融體系穩定,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國民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中金公司研報指出,2016年有約5.5 萬億元的外部資金流入房地產市場,而其中銀行理財產品資金貢獻了4萬億。除銀行和個人資金外,部分實體經濟企業也通過投資房地產來獲利和實現資產保值,這對于我國制造業發展來說無異于釜底抽薪,長此以往,將嚴重影響我國制造業的健康發展,加劇我國經濟的“脫實向虛”傾向。
(二)“產業空心化”的風險加大
隨著我國勞動力成本優勢逐漸減弱,土地、融資等制造業成本不斷上漲,加之我國長期存在投資體制機制障礙,民營企業對外投資的步伐明顯加快。商務部發布數據顯示,2016年1-11月,我國流向制造業的對外直接投資金額為297.3億美元,增長151.9%,占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的18.4%。國際上,美國、德國等發達國家紛紛采取“再工業化”、“工業4.0”戰略,使得高端制造業的競爭更加激烈,而傳統制造業則面臨著來自東南亞、南亞、非洲等發展中國家的競爭,部分產業已呈現產業轉移趨勢。面對“雙向擠壓”,工業民間投資增速斷崖式下滑,極有可能導致我國制造業后勁不足,陷入高端制造業不足、低端產業外遷的尷尬境地,加大“產業空心化”的風險。
(三)使工業經濟陷入“穩增長”和“調結構”的兩難境地
近年來,我國工業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由2011年的13.9%,下降到2016年1-11月的6.0%,持續走低,工業穩增長的任務十分艱巨。與此同時,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各地正在加快去除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等行業的過剩產能,不僅是傳統行業,在部分熱點新興產業,也出現了一些產能過剩的苗頭,工業結構調整亟需加快。“穩增長”要求保持工業經濟維持一定增速,而“調結構”則需要主動調減工業中過剩、落后的產能,優化布局,這對工業經濟的健康發展提出了很大的挑戰。工業民間投資增速斷崖式下滑,無疑加大了實現穩健增長和結構優化的難度。
三、如何應對?
(一)短期:降低企業成本,強化銀企對接,加快政策落地
我國工業投資持續增速恢復到原有高速增長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工程, 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但短期內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是著力降低企業綜合生產成本。加快取消和減免涉企行政事業收費、服務性收費,降低企業的行政審批成本。加快整合物流資源,降低鐵路、高速公路通信費、運輸費,降低物流成本。加快電力改革,支持企業建設自備電廠,降低企業用電成本。二是實施銀企對接, 暢通融資渠道。建議政府搭建溝通銀行資本與優質項目的橋梁,制定優質工業投資項目目錄,增加投資信心。健全信用擔保機制,篩選出效益好、信譽度高的企業,制定信用擔保目錄。建立企業轉貸應急機制,幫助短期資金緊張的企業化解危機。三是加快促進民間投資相關政策落地。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契機,加快各項政策落地,促進民資發展、降低企業成本、拓展融資渠道。明確相關責任主體,加強投資引導和監督,充分發揮政府、企業、金融機構的作用。構建投資引導協同機制,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 促進民間工業投資健康發展,加快政策效應的顯現。
(二)中期:加快改造升級,發展新興產業培育新動能
從中期來看,要加快推進傳統產業的升級改造,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培育新動能,提高工業利潤率,吸引民間資本回流制造業。一是加快對傳統行業的改造升級。引導各地加快技術改造,以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型制造為方向,培育新型工業化體系。政府需要加強資金引導,加大資金投放,以財政資金帶動社會資金、稅收返還等形式,鼓勵企業開展技術改造。二是發展新興產業培育新動能。加快培育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等帶動性強、 具有發展前景的產業。政府應加強資金、政策扶持,突出重點和特色,形成一批特色園區和典型企業。引導資金投向技術創新、產品研發、工業設計等領域,為產業發展提供后勁。
(三)長期:加快制造業技術創新,優化民間投資環境
從長期來看,在制造業創新、優化投資環境等方面,需持續發力,以期見到成效。 一是強化制造業領域的技術創新。以制造業創新中心為契機,整合創新資源,集中突破一批“卡脖子”的關鍵技術。搭建省、市級研發平臺,實現創新資源共享。鼓勵企業創新,建設企業研發中心。創新是一項長期工程,需要持續努力,持續推進。二是優化民間工業投資整體市場環境。以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為契機,取消民間投資的附加條件和歧視性條款,進一步降低民間投資的準入門檻,給予民資與國資同等待遇。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提高對民間工業投資的服務水平,加強對民間投資的市場引導。同時,還應抑制房價過快上漲, 完善金融市場監管,這也是保障工業投資穩定的重要條件。
附件下載:

-
地址:濟南市解放路134號 電話:0531-86401781 / 86952422 傳真:0531-86465075
郵箱:foundry-shandong@163.com 郵編:250013
版權所有 © 山東省鑄造協會 魯ICP備2021002429號

官方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