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錄
MEMBER LOGIN
技術論壇
TECHNOLOGY FORUM
中國機械工業10 年期間發展的情況淺析
發布時間:
2013-09-02 00:00
來源:
中國機床商務網
x中國機械工業10 年期間發展的情況淺析
2002-2012 年我國機械工業總產值從1.86 萬億元增長到18.41 萬億元,2012 年比2002年增長8.9 倍,即產業規模增長近9 倍。多年來,機械工業的增長速度大大高于全國GDP 增長速度。
發電設備、大中型拖拉機、數控機床、汽車生產高速增長。2012 年生產的發電設備功率總和達1.27 億kW,大中型拖拉機生產46.3 萬臺(其中大型拖拉機5.6 萬臺),數控機生產21.9 萬臺,汽車生產1927 萬輛。
此外冶金礦山機械、石油化工機械、工程建設機械(600984,股吧)、儀器儀表、文化辦公設備、通用機械和食品包裝機械等發展速度也很快。機械工業的產業規模已超過美、日、德,居世界各國之首。一批重要產品,如發電設備、輸變電設備、汽車、裝載機、摩托車、大中型拖拉機、內燃機等的產量已居世界首位。
機械產品國內市場自給率不斷提高,自主品牌發展很快。我國工程機械自給率從“十五”期間的70%左右,提高到目前的80%以上。研制、開發了一大批各行業急需的重大新產品。其中,冶金礦山機械: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5.5m 寬的厚板軋機,1000 萬噸級井下煤礦成套設備,世界最大的7.9×13.6m 礦石球磨機,世界最大的100MN 雙動臥式鋁擠壓機,世界最大的55m3 挖掘機,世界功率最大、采掘高度最大的智能化采煤機等。金屬加工機床:大型、高檔機床研制有了新突破,加工直徑16m 的數控立式車床,加工直徑20m、22m 的超重型立式車床,世界最大的磨削2.5m×15m、承重150t 的數控軋輥磨床,加工直徑達8m的數控立式滾齒機,世界首臺工作臺寬11m 的數控龍門鏜銑床,世界最大的鏜桿直徑320mm的超重型雙立柱數控落地鏜銑床。發電設備:大功率超臨界100 萬千瓦級火力發電機組關鍵技術裝備已立足國內,標志著我國已掌握了建設世界最高級火電機組的技術能力,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國產70 萬kW 混流式水輪發電機組已正式運行。輸變電設備:1MV 特高壓交流輸變電成套設備和正負800kV 直流輸電成套設備研制成功,是目前世界上運行電壓最高、輸電能力最大、代表國際輸變電技術最高水平的重大工程。
工程機械:世界最長達101m 臂架混凝土輸送泵車,我國最大直徑11.22m 泥水平衡盾構機,1000t 全路面起重機,11.5t 大型裝載機,46t 內燃叉車,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3600 噸級履帶式起重機等。
加入世貿組織后,機械工業國際經濟技術合作蓬勃發展,“引進來”、“走出去”打開了新局面,提高了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進出口貿易高速增長。首先,采取多種方式引進先進技術,經過消化、吸收和再創新,提高了技術水平和自主創新能力,如三峽70 萬kW 混流式水輪發電機組等。
其次,提高了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三資企業已成為機械工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全球最大的500 家跨國公司,大部分已在我國投資,設立了一批地區總部和外資研發機構。2012
年機械工業的出口中,三資企業已占機械工業出口額的一半以上,發展很快。
再次,出口貿易高速發展。據海關統計,2012 年機械工業出口3506 億美元,比2002 年的441 億美元增長近7 倍,創歷年新高。2006 年我國機械工業進出口首次出現貿易順差,結束了建國以來的逆差局面。2012 年我國機械產品進出口順差為539.9 億美元。這是拉動機械工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在此同時,出口產品結構明顯改善,國際競爭力不斷提高。如發電設備、輸變電設備、部分通用機械、工程機械和一批關鍵零部件等出口勢頭很好。濟南第二機床與多家強手競爭,嬴得了向美國福特汽車公司出口多條汽車沖壓生產線的任務。
第四,積極“走出去”開拓國際市場,開展國際化經營。部分企業因出口量大,在許多國家建立了銷售網點;部分企業在國外投資建廠或與國外企業合資、合作,提高了技術水平,拓寬了銷售渠道。如北京第一機床廠收購了制造重型數控龍門銑床的德國瓦德里希·科堡公司;吉利汽車并購知名品牌沃爾沃汽車;三一重工(600031,股吧)并購德國工程機械知名企業普茨邁斯特(生產混凝土機械)等,大大提高了我國企業的技術水平和經營管理水平。黨的十八大提出要“確保到2020 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機械工業面臨著艱巨的任務。機械工業雖已取得了很大成績,但與先進工業國家相比,我國機械設備的制造技術水平仍有不小的差距。
一是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基礎研究開發仍較薄弱,自主品牌效應不足,一些行業的高檔裝備仍需依賴進口。
二是經濟發展方式、生產效率、管理水平、經營理念與先進工業國家同行業相比仍有較
大差距。
因此,機械工業需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升核心競爭力,大力發展先進技術裝備,加快轉型升級,優化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積極開展國際化經營。這些都需要我們做出艱巨的努力。機械工業任重道遠。
附件下載:

-
地址:濟南市解放路134號 電話:0531-86401781 / 86952422 傳真:0531-86465075
郵箱:foundry-shandong@163.com 郵編:250013
版權所有 © 山東省鑄造協會 魯ICP備2021002429號

官方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