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錄
MEMBER LOGIN
技術論壇
TECHNOLOGY FORUM
【國際概覽】內外價差擴大 國產鐵礦石處境“尷尬”
發布時間:
2014-03-14 00:00
來源:
近期,在港口1億噸庫存的巨大壓力下,進口礦價格呈現加速下探走勢,而國產礦在成本的支撐下表現相對淡定,這使得內外礦價差進一步拉大。由于進口礦價格優勢明顯,目前國內鋼廠紛紛下調國產礦配比,增加了對進口礦的配比。市場開始擔憂國產礦市場將會被進口礦所取代。不過,業內人士認為,短期來看,進口礦要完全替代國產礦還有很大難度,除非鋼廠改變現有生產工藝。
進口礦“失控”下挫,國產礦略顯淡定
按照慣例,每年3—4月份是國內鋼材市場的旺季,鋼廠年后都會進行一輪補庫存行為。不過,今年的情況有點特殊,在資金緊張以及環保限產等因素的綜合影響下,商家補庫存意愿降至冰點,這導致港口庫存不降反升。
在2月底創出新高之后,全國主要港口鐵礦石庫存仍在繼續走高。在巨大的庫存壓力下,進口鐵礦石價格也一路下探。與現貨價格相比,鐵礦石期貨更是出現斷崖式下跌。市場人士認為,如果港口1億多噸的現貨礦庫存一直得不到消化,港口現貨礦價還會繼續下挫。
值得關注的是,與近日進口鐵礦石價格一路狂瀉的“活躍”表現相比,國產礦顯然比較淡定。我的鋼鐵網分析師史正磊在接受期貨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國內礦山成本比較高,國產礦跌到一定程度后,礦山的生產意愿就會大幅減弱。因此,在進口礦石快速下跌的同時,國產礦一直跌不下去。
鋼廠進口礦配比提高,礦山開工率將下行
進口礦加速下探,而國產礦相對抗跌,使得內外礦價差進一步拉大。據透露,目前三大礦山巨頭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鐵礦石到岸成本在50—70美元/噸,而澳洲FMG的礦到岸成本則在80美元/噸左右,但國產礦到達港口的成本卻高達100—120美元/噸。
健峰資產副總經理梁瑞安表示,目前鐵礦石海外成本只有40美元/噸左右,隨著進口礦價格的下跌,海外低成本礦山將會進一步擠占中國市場,國內高成本礦山將面臨關停的風險。
事實上,由于內外礦價差不斷被拉高,進口礦相對國產礦價格優勢已越發明顯,鋼廠對國產礦的采購意愿也被迫減弱,同時對進口礦卻越來越青睞。業內分析認為,目前國產礦價格已處于低位,下降空間十分有限,而進口礦仍有下降的空間。因此,后期鋼廠燒結進口礦配比可能還會上升。
據介紹,目前相當數量的中小礦山已進入停售狀態,而一些擁有穩定客戶群體的主流大礦也陷入了出貨艱難、庫存激增的困境。史正磊告訴記者,在進口礦加速下跌,國產礦出貨難度加大的夾擊下,后期國內礦山將加大限產力度。他預計,3月份國內礦山開工率將會下行。
海關數據顯示,2月份我國進口鐵礦石及精礦6124萬噸,較上年同期上升8.5%;1-2月份累計進口鐵礦石及精礦1.4808億噸,同比增長21.8%。
一方面是國產礦供給下降,另一方面是進口礦仍在不斷增加,業內開始擔憂國產礦將會被進口礦所替代。不過,史正磊認為,短期內進口礦要完全替代國產礦還有很大的難度。他告訴記者,進口礦替代國產礦,除了要考慮成本因素之外,還要考慮技術指標。
據介紹,目前鋼廠入爐礦分燒結、球團和塊礦,但球團一定要用精粉,而進口礦主要是粗粉為主,很難達到國內鋼廠現有的生產工藝要求,除非進口礦燒結粉價格遠遠低于國產球團精粉價格,即在1—2年的時間內價差達到200—300元/噸,鋼廠才會考慮改變現有生產工藝,把球團精粉部分替換掉。(轉自冶金信息裝備網)
附件下載:

-
地址:濟南市解放路134號 電話:0531-86401781 / 86952422 傳真:0531-86465075
郵箱:foundry-shandong@163.com 郵編:250013
版權所有 © 山東省鑄造協會 魯ICP備2021002429號

官方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