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錄
MEMBER LOGIN
技術論壇
TECHNOLOGY FORUM
上海出臺“產業負面清單”逼退落后產能 鑄鍛類關停1/4企業
發布時間:
2014-04-30 00:00
來源:
鑄造裝備網
日前,上海市經信委以“負面清單”產業管理模式,出臺《上海市部分行業限制類、淘汰類生產工藝、裝備和產品指導目錄》。其中,新增和提升標準的條目橫向比較全國最嚴,在目錄涉及的部分行業中還體現“一部分行業整體退出、一部分行業分階段退出、一部分行業將被全面限制”的調整模式。
據透露,首批涉及鋼鐵、機械、化工等五行業的《指導目錄》實施后,通過差別電價等經濟措施,預計節能降耗180萬噸標準煤。
行業、區域、企業調整三管齊下
近年來,上海聚焦重點行業、重點區域、重點企業,三管齊下。在行業調整方面,實現部分行業和領域整體退出和產能壓縮。其中,平板玻璃、鐵合金、電解鋁、皮革糅制四個行業在全國率先全部退出;37家污染嚴重、低產出的磚瓦企業全部關停;外環線內傳統紡織印染調整完成;全市18家鉛蓄電池企業作了關停調整,目前僅剩一家;鑄造、鍛造、熱處理、電鍍等四大工藝關停調整完成四分之一企業(生產線);水泥企業從24家整合到8家,目前產能800萬噸左右,占全國產能不足千分之三;鋼鐵行業產能正從2500萬噸調整到2200萬噸;石化行業也啟動布局調整,開始向杭州灣北岸化工區集聚。在區域調整方面,共實施12個重點區域的調整專項。
在重點企業調整方面,大刀闊斧淘汰“三高一低”劣勢企業。上海粵海紡織印染有限公司等近50家環保排放不達標及不納管的印染企業被關停調整;上海華誼集團主動對吳淞、吳涇、桃浦以及外環線內的40多家企業及生產線進行關停和搬遷整合。
與此同時,關系到城市安全運行的危化項目調整也正在加速推進。從2009年至今,上海工業區塊外的易燃易爆等危化企業累計關停搬遷390家。減少危化當量270萬噸,大大降低了城市安全隱患。
從“限制發展”到“限制生存
據上海市經信委總工程師原清海介紹,編制《指導目錄》工作采用“成熟一批、推出一批、分批推進”做法,第一批《指導目錄》選定了鋼鐵、化工、有色、建材、機械(含鍛造、鑄造、熱處理、電鍍工藝)等5個本市重點調整行業,涉及限制類、淘汰類條款共255項,其中65項為本市新增或提升標準。
該目錄可謂全國最嚴產業“負面清單”。其中,在目錄涉及的部分行業中還體現了“一部分行業整體退出、一部分行業分階段退出、一部分行業將被全面限制”的調整模式,將會明顯加快推動申城全市產業結構調整轉型。同時,目錄覆蓋重點調整行業,涉及企業多。首批目錄涉及的5個重點高載能行業將覆蓋18個中類行業,目前這些行業本市共有規模以上企業1500余家,占全市工業能耗的60%左右。初步分析,該目錄條款的實施將影響其中500余家企業,涉及產值500億~700億元。
目錄還對限制類要求由“限制發展”升級到“限制生存”。對照國家指導目錄中限制類,其要求是限制企業發展規模,而列入本目錄中的限制類,可配套本市差別電價辦法的實施,對限制類裝置用電量執行每千瓦時0.15元的電費加價,將在很大程度上擠壓高載能行業相關企業利潤空間,已升級到“限制生存”。
原清海表示,《指導目錄》將作為指導區縣、企業開展化解過剩產能、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淘汰落后和實施差別電價政策的主要依據。
“壓減”之中大力發展“四新”
“壓、減”與“新、增”結合。培育發展“新產業、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四新”)是上海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發展的主攻方向,目前已形成一批值得關注的發展領域和頗具活力的企業,呈現出一定的發展態勢和特點。
一是“從制造到智造”,新技術、新模式推動制造業升級。如ABB、發那科、新松機器人等智能機器人企業,引領智能制造新趨勢;福斐科技、光韻達、通江科技等3D打印企業,改變傳統“制造決定設計”模式;快速發展的再制造企業,推進傳統制造向綠色低碳生態方式轉變。
二是“從制造到‘制造+服務’”,制造業、服務業融合開拓新領域。如衛星導航產業依托“北斗”系統開創導航技術、制造與應用服務融合新領域。
三是“從服務到服務”,跨界融合應用催生服務新形態。互聯網金融產業多種模式高速發展,涌現出一批以匯付天下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企業,以點融網、拍拍貸、人人貸為典型的P2P企業,以大智慧、萬得資訊、東方財富為代表的金融咨詢企業等;云計算和大數據產業挖掘整合信息資源,推動創新應用;移動互聯網融合移動通信與互聯網,開創全方位應用服務。
附件下載:

-
地址:濟南市解放路134號 電話:0531-86401781 / 86952422 傳真:0531-86465075
郵箱:foundry-shandong@163.com 郵編:250013
版權所有 © 山東省鑄造協會 魯ICP備2021002429號

官方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