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錄
MEMBER LOGIN
技術論壇
TECHNOLOGY FORUM
中國重汽打造國際競爭新優勢 重卡出口國內行業九連冠
發布時間:
2014-11-06 00:00
來源:
從2000年改革重組前瀕臨破產,到如今躋身世界先進重卡生產商行列,中國重汽集團在短短十余年的時間內,在大力加強國際合作的同時,堅持自主創新提升核心競爭力,國際化之路踏上快車道,連續九年占據中國重卡行業整車出口的首位。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們清楚地看到只有實施國際化戰略,才能保持和擴大中國重汽改革重組和發展成果、解決企業長遠發展的根本問題。” 中國重汽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韋志海說。
據韋志海介紹,該公司產品目前已在全球97個國家和地區實現銷售,產品排放標準從歐二到歐五,被商務部確定為“首批國家級整車出口基地企業”,“中國重汽”被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評為“2013年度推薦出口品牌”。
2013年中國重汽集團公司全年實現整車生產155218 輛,同比增長21.46%,銷售165237輛,同比增長19.91%。其中,重卡銷售120778輛,同比增長10.85%。累計實現銷售收入620 億元,同比增長10.81%。
在國際市場不景氣的背景下,去年中國重汽出口整車2.45萬輛,重卡出口連續9年位居中國行業首位,實現出口創匯7.4 億美元,同比增長2.97%。
國際化之路踏上快車道 與世界巨頭爭高低
2004年中國重汽正式提出實施國際化戰略的目標,逐步實現品牌、資本、管理、人才、技術、市場的國際化。
同一年,中國重汽提出了“雙十”行動方案,即2004年比2003年出口整車及創匯額增長10倍,同時再用兩年時間,到2006年底使中國重汽出口整車及創匯再增長10倍。
“當時,中國一直是汽車進口大國,出口汽車尤其是重型汽車幾乎為零。2003年,中國重汽僅僅出口了40多輛整車,按照行動目標,三年之內達到年整車出口4000多輛,這在當時幾乎是神話。”韋志海說。
為此,中國重汽確立了全球化的新標志 “SINOTRUK”,它為中國重汽創世界知名品牌打出了旗幟。同時,為縮短與國外重卡企業間的差距,從上世紀80年代初引進奧地利斯太爾平臺,2004年牽手沃爾沃集團,到2009年與德國曼公司展開戰略合作,中國重汽一直注重對國外先進技術的引進和吸收。
2004年底,中國重汽實現出口整車526輛,創匯額達1271萬美元,順利實現了第一個增長10倍的目標。2005年出口4920輛,提前完成雙十行動計劃。從此,中國重汽的國際化之路走上了快車道,多年來保持重卡整車年出口2.6萬輛左右,累計國際市場保有量超過13萬輛。
韋志海指出,中國重汽能交出讓行業矚目的成績單,正是一直以來堅持國際化戰略部署的結果。
目前,中國重汽在全球設立六大區部,服務東南亞、中東、南部非洲、北部非洲、中亞俄羅斯和南美洲市場,中國重汽在全球設立的辦事處已超過40個,常駐境外人員超過250人,基本實現對發展中國家的全覆蓋。
“在國際市場網絡建設中,我們由原來注重數量的增長轉變為更加注重網點質量的改善提升,更加重視境外售后服務水平的提高。” 韋志海說。
截止2013年年底,中國重汽國際市場已發展一級經銷商網點160余家、建立400多個服務網點,300余個配件網點,初步形成了覆蓋范圍廣、聯動響應及時的國際營銷服務網絡。
采用德國曼技術 產品全面升級
自2009年中國重汽與世界頂級重卡生產商德國曼公司進行全面戰略合作以來,目前已建成曼發動機生產線,車橋生產線、駕駛室生產線和整車裝配線,具備批量生產的能力。
合作以來,雙方在產品技術和生產管理方面展開了深入的交流。曼公司先后派出近百位專家協助中國重汽進行技術改進和質量提升,中國重汽赴曼公司培訓累計已達到2130人日。
2013年初,中國重汽在引進德國MAN公司世界先進技術的基礎上推出了國產化高端合資重卡產品—SITRAK,它采用曼公司相同的生產線和工藝流程,融合了德國曼的高品質與中國重卡的高性價比優勢,旨在實現對高端進口重卡的替代。
“在引進歐洲先進技術的同時,中國重汽堅持自主創新,實現了產品的全面升級換代,不斷增強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中國重汽集團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正旭說。
據楊正旭介紹,利用曼技術生產的系列產品推出市場后,其技術優勢和優越性能普遍得到了用戶的認可,截止目前該產品已接訂單6000余臺。
2012年,中國重汽生產的800輛歐五重卡出口巴西。這是中國首次批量生產歐五重型卡車,也是首次批量出口歐四以上排放水平的重型卡車。
2013年6月,中國重汽300輛歐五重卡又進入香港市場,這是中國大陸重卡廠家生產的歐五重卡首次大批量進入香港市場,再一次證明中國的民族重卡產品已經完全能夠滿足世界現行的最嚴格排放標準,能夠與歐美重卡巨頭同臺競爭。
海外建廠 完善國際網絡布局
2014年5月7日,中國重汽董事長馬純濟隨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訪非洲,與尼日利亞Dangote集團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共同出資設立“丹格特中國重汽西非商用車有限公司”。
該項目總投資1億美元, 預計2015年第一季度建成投產,工廠致力于在尼日利亞進行中國重汽產品的散件組裝生產,最終年產能為5000臺重型卡車,力爭以尼日利亞為支撐,逐步建立覆蓋西非地區的商用車生產基地。
這也是中國重汽通過技術、品牌授權以及實物出資等多種方式在非洲合作建立的第4家工廠。為了改變傳統的封閉型發展模式,優化完善國際網絡布局,中國重汽積極推進境外KD組裝網絡建設,目前已在尼日利亞、摩洛哥、馬來西亞等8個國家合作建立了KD組裝工廠。
馬純濟指出,本地化的組裝項目不僅能夠節省運輸成本,提高中國重汽產品在海外市場的競爭力,還將為當地居民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提升當地的產業結構,帶動了當地零部件配套產業的發展。
“不論產品出口還是國際合作,必須始終堅持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樹立打造民族品牌的目標。只有樹立自主品牌,才能打通往國際市場的途徑,路子才能越走越寬廣。” 馬純濟說。
馬純濟指出,未來中國重汽將繼續堅持自主創新與吸收消化國際先進技術并重,到“十二五”末,重卡產品水平將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逐步形成以重卡產業為主導,中、輕、客、特全面發展的大型商用車企業集團,進入世界先進汽車制造商行列。 馬純濟指出,未來中國重汽將繼續堅持自主創新與吸收消化國際先進技術并重,到“十二五”末,重卡產品水平將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逐步形成以重卡產業為主導,中、輕、客、特全面發展的大型商用車企業集團,進入世界先進汽車制造商行列。
附件下載:

-
地址:濟南市解放路134號 電話:0531-86401781 / 86952422 傳真:0531-86465075
郵箱:foundry-shandong@163.com 郵編:250013
版權所有 © 山東省鑄造協會 魯ICP備2021002429號

官方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