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錄
MEMBER LOGIN
技術論壇
TECHNOLOGY FORUM
楊校生:2014中國風電發展形勢報告分析
發布時間:
2014-11-26 00:00
來源:
中國農機工業協會風能設備分會楊校生理事長
中國風電材料設備網:2014年11月18日至19日,中國農機工業協會風能設備分會“2014全國大型風能設備行業年會暨產業發展論壇”在江西南昌召開,中國農機工業協會風能設備分會楊校生理事長在會上作了關于2014中國風電發展形勢的報告。以下為報告全部內容:
一、 2014年風電發展情況
1、風電裝機、發電及設備采購情況
今年風電行業延續整體回暖形勢。全國風電裝機及聯網情況增長較快,棄風情況有所好轉。風電項目核準、設備招標和開工建設規模都有較大增加。
根據能源局發布的數據,2014年1-9月,全國風電新增并網容量858萬千瓦。截止2014年9月底,全國累計并網容量8497萬千瓦,同比增長22%。2014年1-9月,全國風電上網電量106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6%。2014年1-9月,風電棄風電量86億千瓦時,同比下降28.3億千瓦時,平均棄風率7.5%,同比下降3.36個百分點。
風電開發商加緊了風電設備招標。第三季度中國風電新增招標量超過了5GW,同比增加25%;前三季度新增風電招標量超過了17GW,同比增加近40%,幾乎和2013年全年新增招標量相當。據不完全統計,多個風電機組制造商如上海電氣、華創風能、湘電風能、運達風電、南車風電和久和能源等今年上半年訂單和發貨量大幅增長甚至于翻番。訂單和發貨量趨于分散。
制造業的“健康度”持續好轉。行業整體存貨周轉天數持續縮短。在銷售毛利率方面,去年行業整體毛利率為21.25%,與前兩年行業低潮期平均不足10%的毛利率水平相比有大幅提升。
然而風電開發商經營情況欠佳。受今年來風情況較小影響,1-9月全國風電平均利用小時數1336小時,同比下降196小時。運營商今年盈利增長同比預計將基本持平或輕微下降,發電量和經營效益未能按比例同步增加。
上半年,在同期整個電力行業投資額較去年有所下降的情況下,全國風電行業完成投資卻同比增長48.3%。
2、國家加大支持和監管力度
提出年裝機1800萬千瓦的目標。1月20日,國家能源局印發了《2014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提出了今年有序發展風電并實現新增裝機1800萬千瓦的目標,并給予雙重政策支持。今年將制定、完善并實施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以及全額保障性收購等管理辦法。
加強風電項目核準管理。2月13日,國家能源局印發了《“十二五”第四批風電項目核準計劃》,列入計劃的項目容量為2760 萬千瓦。至此,“十二五”以來,列入核準計劃的項目規模已超過1億千瓦,保證了風電項目開發的市場空間。上半年全國新增核準103個項目,新增核準容量1205萬千瓦,同比增長34%;能源局還印發了《關于加強風電項目核準計劃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對已列入“十三五”第一批風電項目核準計劃但未按時核準的項目,取消其資格。
強調并網消納,規范風電開發秩序。3月12日,能源局印發了《關于做好2014年度風電并網消納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要著力保障張家口、吉林、內蒙等地的風電消納;加強風電基地配套送出通道建設,大力推動分散式風能資源的開發等。能源局還要求優化風電建設布局,加快中東部和南方地區風能資源開發,規范風電開發秩序,保障工程建設質量,有序推進大型風電基地及配套電網工程建設,合理確定風電消納范圍,緩解棄風限電。
推動海上風電開發建設。6月5日,發改委發布了《關于海上風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對非招標的海上風電項目,2017年以前(不含2017年)投運的近海風電項目上網電價為每千瓦時0.85元,潮間帶項目每千瓦時0.75元。同時,鼓勵通過特許權招標等市場競爭方式確定海上風電項目開發業主和上網電價。8月份,能源局又發布了《海上風電開發建設方案》,共有8個省市上報了2016年底前可能投產的海上風電項目,共計1028萬千瓦。
加強安全監督管理。2月8日,能源局印發了《發電機組并網安全性評價管理辦法》的通知。通知進一步完善了發電機組并網安全性評價工作,規范了發電機組并網安全性評價行為。同時,能源局強調進一步簡化并網程序,強化質量管理,減輕企業負擔。
規范風電設備市場秩序,強調企業自律。9月5日,能源局下發《關于規范風電設備市場秩序有關要求的通知》,提出加強檢測認證,規范質量驗收,構建公平、公正、開放的招標采購市場,加強信息披露和監管,同時鼓勵行業自律。
二、電網加快外輸通道建設
國家規劃建設的蒙西-天津南等12條電力外輸通道中,已有8條特高壓線路方案,涉及的投資總額超過1500億元。國家電網2014年工作會議提出,力爭今年核準并開工“6條交流4條直流”特高壓項目。從2013年起的8年間,國家電網計劃投資超3萬億元用于電網建設,將主要分別用于特高壓和配網建設。到2015、2017、2020 年,分別建成“兩縱兩橫”、“三縱三橫”和“五縱五橫”特高壓“三華”同步電網。
11月4日,國家電網宣布“兩交一直”三條特高壓輸電線:淮南至上海、錫盟至山東、寧東至浙江正式開工。國家電網表示,將確保12條電力外輸通道2016年底前全部建成投運,進而加大內蒙古和甘肅風電外送的能力。
三、風電開發商發展思路和模式轉變
今年來,風電開發商特別是五大發電集團進一步轉變觀念,更加重視項目的開發和經營效益,有的公司甚至于提出了項目當年贏利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
1、我國西北、北方和東北地區風電裝機增速有所降低,而在南方地區風電裝機大幅度提高;南方地區山多,地形復雜,許多地方風速較低,適合目前技術成熟但相對較小的低風速1.5MW機組,這些地區目前限電較少,國家在核準計劃上給予了引導,鼓勵在這些地區發展。
3、過去大開發商比較重視大項目,大區域,大規模。現在小型風電項目只要效益好,也能引起開發商重視。此外,小的、民營的風電開發商較前有所增加(如果開放上網,個人投資者也可能出現);
4、由于大開發商擁有的風電存量資產越來越大,整體效益有下降勢頭,開發商目前更加重視風電場的管理,運行維護力量將會得到加強,運行水平有所提高,新的技術、方法和管理措施不斷完善和改進;
5、開發商目前比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視風電設備的性能和質量,逐步認可了優質優價。好的機組價格雖然較高,但能為開發商帶來更多的效益。從去年以來,制造商不再拼價格,以性能和質量取勝,風電機組價格穩中有升,市場也已廣泛接受。
6、地方保護主義,資源換市場的做法逐漸消退,風電項目市場更加公平。
7、海上風電開發出現機遇,各主要風電開發商陸續加大投入,開工建設項目有較大增加。
四、發展動向和趨勢
1、我國風電開發逐步趨于規范化,送出和消納問題趨于緩和,效益穩定,前景可期。今年全國裝機1800萬千瓦的目標經過下半年努力實現問題不大,有些訂單可執行到明年。雖然發展中可能有波動,但如果政策穩定,送出消納問題解決得較好,我國風電將來可能穩中較快地增長多年。因此,受到電力企業特別是國有大電力企業的關注,已成為大多電力開發企業的戰略首選。
2、由于規模越來越大、棄風限電問題、補貼不到位和CDM收益難以兌現,風電機組出質保后運維費的顯著增加,加強管理一時難以奏效,將給開發商帶來較大的壓力,開發商的效益近年下滑,使開發商回款有可能遲滯,需要出臺風電機組出質保驗收標準進行規范。設備制造商開始選擇項目和客戶,防范可能的風險;
3、風電運維市場異軍突起,獲得發展。風電運行維護需求越來越大,國內現在平均每年增加一萬多臺風電機組,全國在運風電機組已近十萬。尤其是早期安裝的風電機組,機組經過了多年運行,有些質量問題會出現,故障率會比較高。此外,每年都有些機組過了質保期,這些機組的運行維護正在推向市場。目前主要還是運營開發商和整機制造商來做,但已經出現許多第三方風電運行和維護企業,風電運行維維護實現專業化,規模化是一個趨勢。
4、海上電價政策的出臺對海上風電發展有所推動,積累已久的能量會有一些表現。國有企業實力雄厚,目光比較長遠,可能有一波推動,估計在一些風力資源強勁,建設條件較好的海域會首先取得進展,今年(擬)開工的項目約有一百五十多萬千瓦,可能有部分能于年底投產。但目前來講,海上風電還是存在很大的難度,需要一個摸索和優化的過程,規模發展還需探索,十二五期間建成500萬千瓦的規模難度極大。
除國家出臺的海上風電上網電價標準外,上海市此2014年4月份就出臺了對于海上風電的扶持政策,規定對2013-2015年投產的項目給予連續5年每千瓦時0.2元的補貼。各地海上風電上網電價補貼、獎勵政策,將作為國家海上風電電價政策基礎上的重要補充。
5、機組技術的發展。風電技術不斷創新、2.0MW及以下機組已下趨于成熟,風電機組在設計方面更加智能化和細分化,出現了很多適合不同環境氣候條件的定制化機組;3.0MW及以上的大型機組和海上風電機組技術發展迅速,已有多款兆瓦級海上風電機組產品研發成功并投入試驗和批量供貨。
6、發改委價格司9月11日召開了陸上風電價格座談會,對風電標桿電價調整方案征求意見,提出要降低2015年6月30日以后投產的風電項目的電價。各發電集團旋即展開動作,要搶在明年“6.30”前多完成項目。這勢必給設備制造造成喜憂參半的“6.30”沖擊,大家要做好準備。
7、國家有關部門著手準備十三五規劃。“十三五”期間,國內風電新增裝機有可能達1億千瓦,年均新增規模達2000萬千瓦。對“三北”大風電基地、中東部中低風速資源區、海上風電的發展都要提出新的要求。當然,基于國家經濟持續增長的要求,生態環保的壓力,一切不適合可再生能源發展的索絆需要被革除。
附件下載:

-
地址:濟南市解放路134號 電話:0531-86401781 / 86952422 傳真:0531-86465075
郵箱:foundry-shandong@163.com 郵編:250013
版權所有 © 山東省鑄造協會 魯ICP備2021002429號

官方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