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錄
MEMBER LOGIN
技術論壇
TECHNOLOGY FORUM
球鐵石墨球化率及球化級別 評定判據
發布時間:
2016-03-15 00:00
來源:
互聯網
球化率及球化級別按照GB/T9441-1988《球墨鑄鐵金相檢驗》評定,該標準將球化級別分為6級。首先觀察整個受檢面,之后,從最差的區域開始,連續觀察5個視場,以其中3個最差視場的多數對照級別圖譜評定。
提高球化率的關鍵是球化處理和孕育處理。
球化處理方法:采用稀土鎂合金的凹坑沖入法,簡單易行,但煙塵較大。采用低稀土鎂合金蓋包處理,鎂的收得率可達50%以上,且可解決煙塵問題。
孕育處理可采用二次或三次孕育,球化包內孕育劑可用75硅鐵,澆包內可加抗衰退(例如含鋇)孕育劑。倘有必要,再用隨流孕育或型內孕育。
5級球化和6級球化的石墨都是以蠕蟲狀石墨為主, 5級球化是蠕蟲狀石墨呈分散分布;6級球化是蠕蟲狀石墨呈聚集分布。兩者主要區別如下:
(1) 宏觀組織 聚集分布時,斷口上出現稀疏的小黑點,蠕蟲狀石墨聚集程度增加時,黑點增大,數量也隨之增加和密集;蠕蟲狀石墨分散分布時,其數量較聚集分布為少,斷口不會出現小黑點。
(2) 微觀特征 蠕蟲狀石墨分散分布時,其長寬比較小,呈短而粗的棒狀,端部圓鈍,常與團狀共存。4~5條蠕蟲狀石墨叢集一處者,稱為聚集分布,此時蠕蟲狀石墨彎曲、扭轉的趨勢增加。觀察三維形貌,聚集分布的幾條蠕蟲狀石墨往往是同一蠕蟲狀石墨的不同分枝,這種結構,比表面積較大,分枝與分枝間的距離較近,有利于碳的擴散,故鑄態或熱處理后,聚集分布的蠕蟲狀石墨周圍容易形成鐵素體。
(3) 化學成分 蠕蟲狀石墨聚集分布時,宏觀化學成分中殘留鎂量和稀土量都較低,含硅量較高。
組織說明見圖1-圖6。材料名稱:球墨鑄鐵;浸蝕劑:未浸蝕;處理情況:鑄態。
圖1
石墨呈球狀,少數團狀,球化率為≥95%,球化級別為1級。
圖2
石墨大部分呈球狀,余為團狀和極少量團絮狀,球化率為90%~<95%,球化級別為2級。
圖3
石墨大部分呈團狀和球狀,余為團絮狀,球化率為80%~<90%,球化級別為3級。
圖4
石墨大部分呈團絮狀和團狀,少量蠕蟲狀,球化率為70%~<80%,球化級別為4級。
圖5
石墨呈分散分布的蠕蟲狀和球狀、團狀、團絮狀,球化率為60%~<70%,球化級別為5級。
圖6
石墨呈聚集分布的蠕蟲狀和片狀及球狀、團狀、團絮狀,球化級別為6級。
附件下載:

-
地址:濟南市解放路134號 電話:0531-86401781 / 86952422 傳真:0531-86465075
郵箱:foundry-shandong@163.com 郵編:250013
版權所有 © 山東省鑄造協會 魯ICP備2021002429號

官方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