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錄
MEMBER LOGIN
技術論壇
TECHNOLOGY FORUM
安徽鑄造行業考察紀要
發布時間:
2016-04-29 00:00
來源:
2016年4月17-24日,由山東省鑄造協會張志勇秘書長帶隊的考察團一行38人,對安徽鑄造行業進行商務考察并開展了相關交流活動。
安徽省鑄件總產量達200余萬噸,產品以汽車、內燃機、工程機械、耐磨和精密鑄件為主,企業主要集中在合肥、蕪湖、寧國、滁州等城市,年產萬噸以上的工廠數量在30家左右。山東考察團在安徽省鑄造協會張林秘書長、中鑄協耐磨分會宋量秘書長的全程陪同下,先后參觀了全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實型鑄造廠、全柴天和機械有限公司、合肥江淮鑄造有限責任公司、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鑄鍛廠、蕪湖永達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鑄鐵及鑄鋁廠、蕪湖恒升重型機床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鳳形耐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寧國市開源電力耐磨材料有限公司、寧國市東方碾磨材料有限責任公司和寧國市志誠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等10家單位。企業產品涉及缸體缸蓋、曲軸、變速箱、輪轂及制動鼓、工程機械配重、汽輪機、大型機床鑄件以及磨球和襯板類耐磨鑄件;材質包括灰鐵、球鐵、蠕鐵、鑄鋁、耐磨鑄鐵及雙金屬合金;鑄造工藝有潮模砂、V法、消失模、樹脂砂、鐵膜覆砂、壓鑄、重力鑄造;鑄造設備主要有沖天爐、中頻感應電爐、KW、HWS、DISA、東久、維爾潮模砂造型線、洛拉門迪和蘇州明志制芯中心、自動澆注機及隨流孕育裝置、制芯和清理工部機械手、IMF和濟南二機樹脂砂線、美國富康和JK消失模生產線、鐵膜覆砂生產線、壓鑄和重力鑄造生產單元,以及爐前智能分析儀和直讀光譜等。
本次考察的企業在市場定位、技術裝備、質保體系、現場管理、成本控制、安全生產、綠色鑄造和增值服務,尤其是產品結構調整等方面均有值得思考和學習之處。全柴、江淮、合力及永達鑄造公司雖是全柴集團、江淮汽車、合力叉車股份、奇瑞汽車集團的全資子公司,但是企業按照市場化運作的模式,緊盯國內外兩個市場,產品涉及到乘用車和商用車等多個領域,集團外部的鑄件占比高達20-40%,出口鑄件所占比重達到15-25%,江淮和永達公司還涉足鋁合金鑄造產品的生產。作為亞洲最大的耐磨材料生產企業,鳳形公司不僅在關鍵工藝設備(如鐵膜覆砂生產線、覆膜砂再生設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發工作, 在開拓市場方面,還主動與下游的黃金、水泥行業的大型集團建立合資工廠。志誠公司是家設備企業,近幾年,在覆膜砂工藝在磨球、制動鼓、曲軸、陽極爪等產品應用方面做了深入探索,為鑄造企業提供樣品試制、模具開發、設備與硬模制造等成套技術解決方案,做到了服務增值。
在技術設備使用方面,全柴和永達公司采用了保溫澆注爐;多數企業采用制芯單元的機器人,不僅約了勞動力成本,還大大提高組芯的精度;江淮公司針對不同產品,分別與ABB、KUKA和MAUS公司聯合開發了用于清理和打磨的專用機器人;寧國開源公司的實驗室率先通過了國家CNAS認證。在成本管理方面,合力公司的做法值得大家深思,企業將煉鋼生鐵做為主要爐料,通過嚴格的工藝控制獲得合格鐵水,從而降低生產成本,工廠年產球鐵鑄件2萬噸,僅僅使用了1000噸球鐵用鑄造生鐵。該企業有V法、消失模、潮模砂和樹脂砂四種工藝,通過對鑄件廢品率、工藝出品率和生產效率的對比分析,從而確定產品最終使用工藝。另外,參觀企業的工藝布局、現場管理、安全與清潔生產、綠色環保等方面均值得我們學習。
考察途中,張志勇秘書結合參觀企業情況和行業現狀與大家做了深入交流。張秘書長從企業資金鏈的安全、產品結構的調整、技術裝備的應用、降低生產成本、實施精細化管理、提高人員素質、推進兩化融合、機械化-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的發展方向等多個方面剖析了鑄造企業在新常態下的行業發展之路,并提醒企業不僅要關心企業內部行為,還要高度關注鑄造下游行業的發展及國家相關產業政策,全團代表受益匪淺。在當今經濟形勢下,鑄造行業面臨著資金、能耗、下游行業低迷等諸多壓力和挑戰。就此次考察的情況來看,安徽鑄造企業的做法值得我們借鑒,反思我省鑄造行業也有自身的特色和優勢,重要的是通過此次考察看到了外省同行的優勢所在,認識到了自己在某些方面的差距,正確規劃和引導今后發展的道路,才是我們的目標。
安徽考察行程中,不僅得到了企業的熱情接待,中鑄協耐磨分會還多次設宴款待山東團代表。另外,考察團38人一路同行,彼此間建立了深厚友誼,大家對中鑄協耐磨分會和安徽省鑄造協會的精心安排給予高度評價并表示由衷地感謝。
秘書處供稿
附件下載:

-
地址:濟南市解放路134號 電話:0531-86401781 / 86952422 傳真:0531-86465075
郵箱:foundry-shandong@163.com 郵編:250013
版權所有 © 山東省鑄造協會 魯ICP備2021002429號

官方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