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錄
MEMBER LOGIN
技術論壇
TECHNOLOGY FORUM
三方會談,地方性禁用消失模工藝限制將科學解決
發布時間:
2017-05-09 00:00
來源:
2017年4月8日山東省某地區政府部門印發相關文件,針對鑄造行業出臺了“禁止使用消失模工藝(以下簡稱“禁消”),盡快使用其它工藝替代”的地方性強制條款。在當今自媒體時代此文件迅速在網絡傳播,一度占據行業頭條新聞數日之久,在全國鑄造行業內引起一片喧然,事件持續發酵,鑄造從業人員人心惶惶。
針對此事件中國鑄造協會與山東省鑄造協會于4月底分別派出工作人員趕赴當地針對當地鑄造企業建設條件和布局、生產裝備、工藝、環保能耗等方面情況進行了聯合調研并收集了相關數據和資料。
2017年5月4日,經山東省經信委、山東省鑄造協會協調、中國鑄造協會張立波常務副會長、張志勇常務副秘書長、消失模實型分會李增民秘書長、山東省鑄造協會夏玉海秘書長、張江副秘書長、山東省經信委辛穎副處長聯合組成調研組趕赴該地區,會同當地工業、經信、環保等政府相關部門、企業代表,分別代表行業、政府、企業針對當地“禁消”政策進行了三方會談。
會談過程中三方在治理“小、散、亂、污”企業的態度和規范鑄造企業環保達標上達成了統一共識。針對當地環保部門于部分消失模鑄造企業尾氣排放中抽檢出“非甲烷總烴”等有害氣體放,而出臺“禁消”政策的原因,李增民秘書長從技術角度向當地政府部門做出了解釋,消失模工藝所排出的廢氣包括“非甲烷總烴”主要是碳氫化合物主要原因是消失模燃燒不充分造成的。換言之,消失模工藝作為無粘結劑干砂造型,不會向大自然中排放任何廢砂,對減輕自然資源消耗和環境保護是有利的,是有前途和值得推廣的。
隨后李增民秘書長向當地政府部門提供了關于消失模工藝在國家層面的支持性文件和標準為當地政府部門今后針對消失模環保治理方面提供了有關依據。
中鑄協張志勇常務副秘書長、山東省經信委辛穎副處長、山東省鑄協夏玉海秘書長和張江副秘書長及當地機械協會周龍賢會長和經信委王曉寧科長、參會企業代表也于會談中發言。大家對加強消失模尾氣治理是贊同和支持的。而消失模尾氣的處理現在已經非常成熟。之所以當地企業檢測 產生廢氣只是由于個別企業沒做到位而已。如果因個別企業的排放不達標而禁止一個成熟的鑄造工藝和設備則是不科學的。會談中三方代表充分考慮了當地350余家鑄造企業,萬名以上鑄造從業人員的現實處境,進行了科學、合理、可行的環保方案探討。
中鑄協張立波會長在總結發言中肯定了當地政府為配合《大氣污染強化措施》和地方性環保法規采取的諸多工作措施,明確指出消失模工藝在鑄造某些領域有著自身的優勢,但是企業必須按《鑄造準入條件》和當地環保要求組織生產,同時建議當地政府組織企業到先進企業參觀學習,不斷指導落后企業升級改造。
當地環保等政府相關部門對調研組的到來表示真誠的感謝和歡迎,明確表示通過會談深入了解了鑄造行業環保治理的方向。同時也確保了企業與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
作為行業工作者,筆者需要向鑄造行業同仁提醒的是人類生存離不開自然環境、生態平衡、環境保護,也離不開經濟增長與經濟發展。當今,綠色經濟、循環經濟成為新世紀的標志。用環保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成為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山東省鑄造企業眾多,由于歷史和發展水平原因,企業發展良莠不齊,部分企業裝備水平落后、特別是環保設備配置不完善,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以低質量、低價格惡性競爭嚴重損害了鑄造行業正常的市場秩序,也是現實存在的情況。國家實行鑄造行業準入,規范鑄造企業生產,是保障鑄造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希望廣大鑄造行業同仁加強環保意識,采取必要措施確保環保排放達標,為鑄造行業、企業、員工、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承擔起相應責任。
(山東省鑄造協會秘書處供稿)
附件下載:

-
地址:濟南市解放路134號 電話:0531-86401781 / 86952422 傳真:0531-86465075
郵箱:foundry-shandong@163.com 郵編:250013
版權所有 © 山東省鑄造協會 魯ICP備2021002429號

官方公眾號